近日,陜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公布了第二屆陜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評審結果,我校申報的4項成果全部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陜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是參照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的設立辦法,由陜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在2019年設立的,每兩年評選一次,旨在獎勵在研究生教育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開拓創新、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效的集體和個人。
近年來,我校不斷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通過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等鼓勵措施,深入研究我校研究生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形成我校研究生教育創新的新亮點,培育高水平、有特色、適應新時期發展需要的研究生教育教學優秀成果,發揮優秀研究與實踐成果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不斷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整體水平,為我校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重要支撐。
學校將在已取得的教育教學成果基礎上,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以及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建強做優教師教育,彰顯西部紅燭精神,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地走以提升培養質量為核心、以突出培養特色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再接再厲,努力培育更多優秀的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
成果簡介:針對物理化學專業研究型人才培養存在的突出問題,基于“素養為要、能力為本”理念,建立了“以制度建設規范、以文化建設提升、以開放培養增強、以平臺建設支撐、以團隊協作保障”的多維度團隊協作式物理化學專業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保障了研究生培養質量,服務了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導師與研究生的同步發展。貢獻主要包括:碩士畢業生攻讀博士率44%(境外26%),博士畢業生1人獲全國百篇優博論文獎、5人獲陜西省優博論文獎、1人入選國家博新計劃、1人獲國家優秀青年基金資助、1人獲國家特聘教授青年項目支持;研究生參與創辦了兩家高技術企業,發展了原創性凝膠推進劑和高能量密度材料公斤級制備技術,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能力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獲獎簡介:適應新時代西部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培養鍛造有理想信念、家國情懷、扎實學識、創新力強的高層次理論人才,是西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重要使命。陜西師范大學是國內第一批設置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單位,在長期高層次人才培養經驗的基礎上,2016年以來至今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深化人才培養機制和課程體系改革,形成以理論武裝和價值觀塑造培基,以導師團隊和課程體系建設奠基,以學術競爭力培育強基的博士研究生創新培養體系,有效推動緩解了西部地區馬克思主義理論高層次人才不足、學科理論基礎理論薄弱和學術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有力支撐西部地區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研究事業。
成果簡介:為適應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200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教育博士專業學位,陜西師范大學成為首批教育博士招生試點高校。作為西部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高質量培養扎根西部的未來教育家是其承擔的獨特使命。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創立U-U-S教育博士培養模式,建立了大中小學協同培養的伙伴關系,截止2021年已累計招收301人,約70%來自西部地區大中小學,并與內蒙古師范大學、西藏民族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18所師范院校合作成立了西部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創新與發展聯盟。通過一系列創新實踐,解決了教育博士培養存在的師范性和學術性分離、理論與實踐脫節、西部教師教育供給側與需求側存在矛盾等問題。
成果簡介:針對多學科交叉文物保護專業人才培養涉及的系統性難題,探索與實踐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Scientific research-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TEA)的人才培養模式。以“STEA”蘊含解決問題的多學科需求匹配性,實現多學科的自然交叉融合,突破狹隘傳統學科局限;以“STEA”蘊含解決問題的多要素實訓匹配性,構建匹配交叉學科人才特質形成的實現途徑,解決有限教學資源與全能型創新人才培養間的尖銳矛盾;以“STEA”蘊含解決問題的資源配置機制匹配性,落地學術命運共同體理念,破解傳統學科建設的體制機制約束。基于STEA模式的多學科交叉人才培養實踐,不僅顯著提升了文物保護人才培養質量,而且極大促進了特色鮮明的文物保護學科與專業建設,顯著提升了學科的聲譽與國內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