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為進一步引導青年知識分子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抱負,筑牢精神之魂,4月17日至18日,西安交通大學黨委研工部組織10個學院(學部)的76名博士研究生奔赴延安,舉辦了2021年第一期“走中國青年知識分子成長的正確道路”主題教育活動。
4月17日,伴著車里廣播中的《梁家河》鏗鏘有力的朗讀聲,大巴平穩駛向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關于梁家河,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地回憶道:“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
當日下午,在梁家河村的廣場上,中共延安市委黨校王小麗教授深情并茂的講述,幫助大家對于習近平總書記的知青歲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小村莊,大學問”。打壩治溝、修建沼氣池--七年的插隊生活,塑造了習近平總書記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總書記的種種行為都深深激勵著我,讓我堅定信心,不畏艱難。科研的道路也不是一馬平川的,作為青年知識分子,我們要腳踏實地,面向祖國和人民所需要的領域,扎根研究,不懈奮斗。”管理學院高穎感慨道。
隨后,講解員帶領大家重走習近平總書記求真務實、心系人民的磨練之路,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艱辛的知青歲月。
伴著延安的好風景,研工部白天、王靜于返程途中主持召開了黨組織生活會,鼓勵黨員同志積極分享學習體會。電氣學院李凱旋感受頗深,他說:“作為一名黨員,為人民服務是對我們的基本要求,也是回應人民期待的切實行動。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青年知識分子的殷殷期待,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能動學院的雷丹不禁感慨道:“無論歲月如何更迭,敢于作為、敢為人民先的責任使命是我們作為青年黨員永恒不變的初心。作為青年代表,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本領,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4月18日上午,博士研究生一行人懷著虔誠的學習之心來到魯藝舊址。這所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藝術學校陳列了別具一格的展品,讓大家不禁駐足欣賞感受。
隨后,一行人前往延安學習書院參觀學習。在中國夢展廳,大家通過“偉大思想”“偉大奮斗”“偉大夢想”三個板塊的學習和了解,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了更為清晰和深刻的認識。電氣學院曾嘉凱參觀完表示:“沿著參觀路線一路走過去,奮斗的氣息撲面而來,信念的火花始終在閃耀。這激勵著我們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乘風破浪,砥礪前行。”“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延安學習書院建立的初衷將不斷啟迪著廣大的青年知識分子提升科學知識本領,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努力實現個人社會價值。
古木窗門黃土墻,泥巴斑點見滄桑。4月18日下午,博士研究生一行人到達楊家嶺革命舊址。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黨的“七大”以及延安文藝座談會--楊家嶺承載著厚重的革命記憶。一排排整齊排列的窯洞,一個個陳列的展品,無不將大家的思緒拉回那段艱苦歲月。“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主席這著名的的論斷仍擲地有聲。“黨的成績并不是憑空得來的,黨的先進性是一代代勵精圖治的共產黨人用實踐探索出的。作為一名一心向黨的入黨積極分子,黨的光輝在百年奮斗中熠熠生輝,我深受鼓舞,向黨之心愈發強烈。”機械學院宋靖東深情地說。
隨后,伴著婉轉悠揚的陜北民歌,大家在參觀了棗園革命舊址之后,來到了《為人民服務》講話紀念廣場。延安干部培訓學院樊建榮教授生動地講述了張思德同志為民服務的情懷與事跡。重讀《為人民服務》講話,追憶張思德精神,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同學們心中激蕩。“作為青年群體,毛主席把我們比作八九點鐘太陽,我們更應守初心、擔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時時刻刻把人民裝在心里,踐行延安精神、西遷精神,堅持‘四個面向’,實實在在作貢獻。”電氣學院許諾感慨道。
學延安精神,悟梁家河學問,感艱苦歲月,憶時代楷模。本次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追溯紅色歲月、重走革命之路、重溫時代精神,有助于鼓勵青年學子樹立遠大理想信念,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懷古惜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