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位簡介
會計碩士(MPAcc)面向會計職業,以招收有志于企業財會工作、已掌握基本的會計、財務和審計知識的各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生為主,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培養成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與文化素養、系統掌握當代企業管理中的財務、會計、審計和稅務知識與技能的高級財會管理人才,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北京科技大學于201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得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二、 學位類型和培養目標
本領域授予會計碩士學位。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的會計專門人才。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具有較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高素質、應用型、國際化會計專門人才。基本要求為: 具有良好職業道德、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 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能夠熟練運用現代會計、財務、審計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從事高層次會計管理工作所必備的國際視野、戰略意識和領導潛質; 熟練掌握和運用一門外國語言。
三、 學制、學習年限與學分要求
根據《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培養方案總則》和全國會計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的有關規定,會計碩士研究生學制為2年,基本修業年限2-3年,最長不超過5年。會計碩士的課程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少于40學分。其中公共必修6學分,專業必修14學分,實踐課7學分,選修不少于13學分。
四、 課程設置
五、 培養方式
1.重視和加強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養。
2.采取導師組方式進行教學管理和專業指導工作。其中,聘請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政府部門有關專家共同承擔指導工作。
3.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視采用案例教學、現場參觀研討、參與企業咨詢等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法。
4.開辟第二課堂,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專家開設講座或承擔部分課程。
5.加強實踐環節,通過建立實習基地,幫助學生們了解會計實務,培養實踐應用能力。
6.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包括考試、作業、案例分析、課堂討論、撰寫專題報告等。
六、 科學研究及學位論文工作
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撰寫是綜合檢驗整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和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要體現專業學位特點,突出學以致用,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學位論文應體現學生已掌握會計理論、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具備綜合運用會計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方法,分析和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創新和實用價值。
論文類型一般應采用案例分析、調研(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組織(管理)診斷等。鼓勵學位論文選題與實習實踐、案例開發內容相關。學位論文的篇幅一般不少于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