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MBA學員系統掌握工商管理知識以及市場調研、統計分析等工具,進而將理論有效地運用于工商企業經營管理實際,中國科大要求MBA學員做畢業論文,并就論文相關問題進行了規范,MBA學員可據此要求進行寫作。
一、基本要求
(1)選題。必須聯系實際研究問題,不推崇純理論研究。
(2)理論和方法。正確運用某一或某些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一般應在成熟或既定理論指導下研究問題);不能就事論事解決問題(更不能寫成工作總結)。
(3)應用價值。研究結論對于研究對象或其他機構有指導或借鑒意義。
(4)綜合能力。能夠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市場調查、數據統計和分析等工具。
(5)寫作能力。結構合理、內容全面、表述清晰、用語準確。
二、論文選題
(一)選題范圍
1. 針對所在、所熟悉或擬進入單位開展研究。這是理論聯系實際和學以致用的需要,也是有條件完成論文寫作的需要。一般應研究微觀問題,而非世界、國家、地區、行業等宏觀問題。
2. 聯系所在或有興趣崗位研究問題。這是確保研究資料有積淀、研究問題有深度、研究結論能應用的條件。
3. 根據上級安排或朋友委托研究問題。
(二)題目表述要求
1. 準確得體。能夠準確反映研究內容及其深度。
2. 構件完整。一般應有4個構件:研究主體(具體單位——如需保密可用代碼,但不能杜撰)、研究對象(具體產品、項目、機構等)、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3. 簡短精煉。一般應控制在25個字以內。
4. 內涵和外延清晰。
三、論文結構和內容
(一)不同體裁論文結構和內容要求
MBA畢業論文基本體裁有四種:案例研究、調研報告、企業診斷報告和企業發展對策研究。
1.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指針對研究對象(主要是工商企業)的成功或失敗,進行介紹和分析,并提煉出一些基本結論,以供類似企業作參考。它屬于描述性研究,即描述“是什么”或“如何做的”。
案例研究論文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案例正文——對案例“人、地、時、事”等基本事實的真實、客觀、生動和完整描述;二是案例分析——運用所學理論,對案例正文進行全面、系統和深入地分析,揭示問題的本質,找出深層次原因,進而得出教育、借鑒的結論。
2.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是指運用科學方法對欲要調研的問題(一般是企業經營管理或市場需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系統地調研,然后運用科學方法或手段對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和分析,進而給出判斷(存在或發生問題的原因)和對策建議。它屬于探索性研究,即探索“是什么”和“為什么”,進而給出管理建議。
調研報告論文一般包括五部分內容:文獻綜述(對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和觀點進行介紹、分析和評價)、調研問題和方法(界定研究問題和說明數據收集方法)、統計分析和結論、對策建議、不足與展望。
3.企業診斷報告
企業診斷報告是指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運用工商管理理論和方法進行診斷,并提出改進對策。它屬于對策性研究,即診斷存在問題及其原因,進而提出改進措施。
企業診斷報告論文一般包括四部分內容:外部環境和自身資源分析、自身經營管理存在問題診斷、改進對策建議、改進策略實施保障。
4.企業發展對策研究
企業發展對策研究是指針對全新企業或企業全新業務、全新組織等,運用科學理論和方法提出發展對策和實施建議。它屬于對策性研究,即幫助企業制定某一發展策略方案。
企業發展對策研究論文一般包括四部分內容:企業基本概況及其資源和能力分析、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分析(包括機會和威脅)、目標和路徑選擇、具體策略和保障措施。
(二)寫作要求
1. 緊扣主題。主題是一篇論文的精髓,是體現作者觀點和見解的。若要使論文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就必須有一條貫穿線即主題。
2. 內容完整。一般應圍繞主題從四個方面開展研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和總結。
3. 詳略得當。突出重點,避免面面俱到和平均分配。
4. 邏輯嚴謹。符合邏輯要求。邏輯關系一般包括:
(1)總分關系--一般性問題如基本原理、行業概況、總體情況,屬于總論;特殊問題如具體企業、具體產品等,屬于分論。總論與分論之間是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的關系,基本規則是“先總后分”--先寫總論、后寫分論。
(2)遞進關系--遞進關系規則:時間遞進--由遠及近,即時間早在前,時間近在后;空間遞進--由外到內,即先討論外部問題,后討論內部問題;純粹邏輯遞進--由抽象到具體,即抽象問題在前,具體問題在后。
(3)并列關系——并列關系即使調換材料排列次序,也不影響表達效果。
四、論文撰寫
論文撰寫是指作者形成觀點(有明確、清晰甚至獨到的見解)和進行論證(言之有據)的過程。
(一)撰寫原則
1. 依據提綱撰寫。這是避免跑題和緊扣主題的需要。
2. 一氣呵成。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精力撰寫,以免思路被打斷。
3. 不拘小節。初稿可以粗糙一些,不要邊寫邊改,否則,就等于不斷地自我否定。
4. 詳略有別。該說的一定要說清楚,不惜筆墨;不該寫的一個字也不寫。由此才能保證研究問題既透徹又不累贅。
(二)不同部分撰寫要求
畢業論文各部分內容排列順序一般是摘要(中英文)、目錄、緒論、正文、結論、參考文獻、致謝、個人簡歷和附錄。但寫作時間順序一般應該是緒論、正文、結論、摘要、參考文獻、致謝、個人簡歷、附錄和目錄。
1.“緒論”撰寫要求
緒論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是對論文本身作一個交代和說明,以讓讀者有一個大致了解。
“緒論”內容一般包括:研究背景和意義、研究方法和路徑、研究內容和預期結果。有些論文在緒論中會介紹相關領域研究成果或運用理論與工具,此部分內容如果較多或篇幅較長,可單獨成章。但對于教科書中的一般知識在論文中不宜贅述。
“緒論”撰寫要求:開門見山、內容簡潔、文字引人入勝。
2.“正文”撰寫要求
正文是一篇論文的核心,屬于論文的主體,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或基本觀點都體現在正文中。沒有正文,就不能說是一篇論文。
由于論文體裁不同,具體研究內容和結構可以有很大差別,但基本要求是:論點清楚、論據充足、論證有力。
(1)“論點”寫作要求
論點是作者的思想、見解和主張。任何論文都必須有清晰、明確的論點,否則,論文價值會大打折扣。
確立論點原則:客觀性、科學性、針對性、價值性、深刻性和新穎性。
論點寫作要求:首先確立中心論點,且中心論點要貫穿論文始終;在此基礎上形成若干從屬論點(從屬論點實質上是中心論點的論據),把中心論點展開,使之得到充分論證(如果只有中心論點而沒有與之相聯系的從屬論點,中心論點就會蒼白無力)。從屬論點(或稱為上位論點)還可繼續由下一級從屬論點(稱為下位論點)論證,此時下一級從屬論點就成為上一級從屬論點的論據了。
(2)“論據”寫作要求
論據是證明論點真實可靠、正確完滿的根據,或者說是論文中的材料。
論據類型:事實論據(可以是個別具體事例,也可以是概括性事例或具體數據)和理論論據(包括各種經典理論和前人研究成果)。寫文章要擺事實、講道理,因此,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應同時使用,由此才更有說服力。
選擇論據原則:真實、典型、充分、貼切。
(3)“論證”寫作要求
論證就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即證明論點正確或某一觀點錯誤)。論證有立論和駁論兩種方法(MBA論文應主要采用立論方法)。
立論是指從正面闡述個人觀點和證明其正確,進而把論點確立起來。立論方法主要有:例證——用事實作為論據,即舉例說明;引證——引用經典名家言論、權威人士觀點、公理或定律等證明自己觀點;分析——把較為復雜龐大的事物分割成若干部分,然后一一加以考察;推理——從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新的判斷。
(4)“段落”寫作要求
段落有規范段和不規范段之分。
規范段是指統一、完整的單義段——“統一”是指一段內容集中表達一個意思;“完整”是指一段內容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不在兩段內容中表達一個意思)。
不規范段包括兼義段(一段表達兩個以上的意思)和不完整段(一段沒有把一個意思表達完整)。
段落寫作要求:使用規范段、運用主句顯示段旨(即一段的中心意思)、有適當容量。
3.“結論”撰寫要求
結論是整篇論文的結局和對研究內容的進一步提煉,目的是加深讀者對論文觀點的印象并了解論文價值。
結論一般包括:基本結論及其意義、創新之處、不足之處或遺留下來的未解決問題。
結論的撰寫要求:表述準確(用語不能模棱兩可)、用語精練(高度提煉和概括)、實事求是(不要夸大或拔高研究工作及其價值)。
4.“摘要”撰寫要求
摘要也叫內容提要,是對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和全文縮影,一般置于論文篇首。其作用:一是有助于評審老師對論文及其價值有基本了解;二是便于檢索。
摘要的撰寫原則:①內容完整--是一篇完整短文,能夠獨立使用或引用。一般包括:研究背景和意義、研究對象/范圍、目的和方法、研究內容/過程和結論、理論和實際意義。②重點突出--突出研究成果和結論性意義的內容。③文字簡練--用精煉、概括語言表述,不要有圖、表、公式、標注等,字數一般控制在1000字以內。④語言生動--在表述、用語等方面應盡可能體現文采。⑤采用第三人稱。⑥客觀陳述--對于工作過程、研究方法和成果等,不作主觀評價,更不要自我褒揚。
摘要的撰寫方法:摘要是從全文“提煉”出來而非“寫”出來的,一般應在初稿完成或即將定稿時撰寫。
5.“關鍵詞”撰寫要求
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從論文中選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內容信息的單詞或術語。一篇論文可選3~6個詞作為關鍵詞。
標引方法:完成論文后,縱觀全文找出能表示主要內容的詞匯;盡可能從標題和分標題中抽出與主題概念一致的詞;使用專指詞。
6.“注釋”撰寫要求
注釋是作者對論文中的一些字詞句加以必要的解釋或注明來源出處。
注釋的類別:一是對論文中一些字詞句所作的解釋、說明或補充,以便讀者對被注釋對象有更好的理解;二是對引文來源或出處的說明,以表示對他人成果的尊重和便于讀者查對原文。
注釋的方式有三種:腳注、尾注和夾注。MBA畢業論文統一要求采用腳注方法。
7.“目錄”撰寫要求
目錄是指論文結構(章、節、目)的直觀表示,通常放在正文的前面。
目錄的作用:一是使讀者在閱讀論文前對全文結構、內容有一個大致了解,以便決定是否閱讀和如何閱讀;二是方便讀者查找和閱讀某一具體內容。
目錄的撰寫原則:準確、清晰、完整。
五、論文排版
論文包括兩個層次:內容和形式。
內容是指論文的基本思想,包括觀點、材料、文字、數字、圖表、公式、結構、布局等。
形式是指論文的格式,包括字體、字號、版式、圖表形式、標點符號等。
好的論文在內容上不能說無可挑剔,但在形式上必須規范、美觀。規范的形式給人視覺上的美感,讓人產生好的印象;混亂無序的形式會給人帶來閱讀上的麻煩,影響讀者對論文的評價。因此,研究者應嚴格按照格式要求對論文進行排版,以免“形式”影響“內容”。
論文排版基本要求:
1. 構件完備--一般包括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目錄、緒論、正文、結論、參考文獻、致謝、個人簡歷和附錄。
2. 層級完整、清晰--一般應有三級標題:章、節、目;每一級標題一般應有三個及其以上內容。
3. 圖表美觀--自明性、清晰、規范、美觀。
4. 正確、規范使用數字。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數字而又得體的地方,都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5. 不得有錯別字和錯誤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