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概括:
統計學是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山東科技大學在職研究生統計學中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它的使用范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培養目標:
統計學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數學與經濟學基礎扎實,熟悉金融保險知識,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夠熟練使用統計分析軟件,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畢業后可以在統計部門、稅務海關、工商企業以及金融保險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統計工作(統計調查、統計數據分析、統計信息管理等)、投資分析和風險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統計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打好數學和經濟學基礎,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受到理論研究、應用技能和使用計算機的基本訓練,具有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2、具有較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富有團隊精神;
3、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較強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
4、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5、具有扎實的數學和經濟學基礎,對金融投資分析或保險精算領域知識有較深入的了解;
6、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7、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
8、具有設計調查問卷、處理調查數據以及利用統計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和決策的基本能力;
9、能夠熟練使用統計分析軟件;
10、了解統計學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動態及其應用前景;
11、了解國家有關統計法規;
12、掌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資料查詢和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
13、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14、熟練掌握英語,能夠閱讀本專業的相關文獻資料。
課程設置:
主干學科:數學、統計學、經濟學。
學科大類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運籌學、數值分析、程序設計基礎、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等。
專業主要課程:經濟學、統計學原理、統計推斷方法、多元統計分析、計量經濟學、統計分析軟件、抽樣調查技術、國民經濟統計學等。
金融投資分析方向:金融學、證券投資分析、金融工程。
保險精算方向:保險學、壽險精算學、風險理論。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四年,其中前兩年(1-4學期)按大類培養,后兩年(5-8學期)按專業培養。
授予學位:理學或經濟學學士學位。
其他:
課程體系的構成及學時、學分分配:
統計學專業設必修課31門,其中通識教育基礎課18門,學科大類基礎課4門,專業基礎課3門,專業技術課(包括專業方向課)6門。統計學專業各類課程總學時為2580學時,其中必修課2180學時(通識教育基礎課1434學時,學科大類基礎課270學時,專業基礎課182學時,專業技術課294學時),選修課400學時(通識教育基礎選修課80學時,學科大類選修課80學時,專業選修課240學時)。
統計學專業要求學生在四年內取得173學分,其中必修課121學分(通識教育基礎課80學分,學科大類基礎課14學分,專業基礎課10學分,專業技術課17學分),實踐環節23學分,創新學分4學分,選修課25學分(通識教育基礎選修課5學分,學科大類選修課5學分,專業選修課15學分)。選修課學分占總學分的15%。
每學期選修課學分不得超過額定學分的2個;限選課為必選課。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軍訓、課程實踐(實驗)、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各教學環節安排及時間分配:
1、課堂講授學時分配參照各課程的教學大綱。
2、實習與科研訓練
畢業實習:在企事業單位或學校進行,參加一些實際工作、專題研討、調查研究等。共安排4周,在第8學期進行。
科研訓練:安排在第5,6,7三個學期分散進行,自由選擇指導老師,針對某一專題開展研究工作(參加各類競賽、科研活動、社會調查,撰寫學術論文等)。
3、畢業設計安排在第8學期,共14周,另有1周時間進行論文答辯和畢業鑒定。
4、考核學生所修課程中的必修課程和限選課均要進行考試,考試方法可采用多種形式,但以閉卷筆試為主,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記分。每學期安排考試時間為1周。選修課和實踐性環節以考查為主,以百分制或五級制記分。考核成績記入學生成績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