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概況: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包含有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二級學科。在碩士研究生的教育中注重理論基礎的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培養,使之具有較好的理論修養,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研究方向:
嵌入式系統研究方向
已形成了ASIC、DSP、FPGA/CPLD等嵌入式硬件和軟件的研究開發能力,能夠為企業提供智能電器、醫療儀器設備、GPS、電子門控等方面持續的技術和產品研發支持。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方向
針對特殊環境網絡需求開展專用網絡設計研究,開展網絡防御及安全態勢評估研究,形成了網絡技術應用、網絡安全和軟件測試的集成優勢。
知識工程與數據挖掘方向
著重研究數據庫技術和知識系統的理論與應用,主要解決基于知識的智能化處理方法,在智能化數據庫系統方向形成了研究特色。
機器視覺與可視化技術方向
承擔了多項國防科技工業研究任務,研究開發了多種圖像處理、人機交互、科學可視化等算法和系統軟件。在工業產品檢測和食品安全等領域的工程實踐形成了較大優勢。
課程設置: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值分析、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編譯原理、圖形學、人工智能、計算方法、離散數學、概率統計、線性代數以及算法設計與分析、人機交互、面向對象方法、計算機英語等。
培養要求:
西南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從事研究與應用計算機的基本訓練,具有研究和開發計算機系統的基本能力。
師資力量:
韓永國教授,獲重慶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學士、碩士學位,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學位,西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四川省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
曾開展電力系統故障分析及計算機控制研究,主研的供配電系統故障定位裝置在四川、云南等電網推廣使用,主研的化工企業供配電計算機監控系統在化工行業推廣使用,發表《環網中輸電線路故障點的定位算法》、《高速實時數據記錄的一種方法研究》等學術論文。
就業方向:
西南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可以在教育部門、企事業單位及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通信網絡、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集成、應用開發方面的工作。
培養目標:
西南科技大學在職研究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的碩士研究生能夠適應科學進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學科的現代實驗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有嚴謹的科研作風,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較強的交流能力。
科研成果:
韓永國教授近年從事知識工程和教育技術研究,發表《可擴展網格節點操作系統設計》、《動態服務組合構造與最優組合服務算法研究》、《Rethinking Grid Visions》、《個性化本體的知識查詢研究》、《知識效用的測度方法研究》等學術論文。
發展趨勢:
截至2005年底,全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平均就業人數 322.8萬人,其中工人約占6 0%,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比例較低,遠不能滿足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需要。軟件業人才供需矛盾尤為突出。2002年,全國軟件產業從業人員59.2萬人,其中軟件研發人員為15.7萬人,占26.52%。而當前電子信息產業發達國家技術人員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技術人員總量稍顯不足。
400-188-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