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學術型研究生不得不面對大量涌現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競爭壓力、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企業對人才的學歷和知識背景的要求越來越現實,學術型研究生的教育和就業所面臨的形勢愈發嚴峻。學術型研究生是碩士研究生的一個分支,是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側重于理論教育,相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而言,學術型研究生在理論知識方面比較充足,但在實踐與應用能力方面較為欠缺,動手能力差,這樣就制約了學術型研究生在未來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中理論聯系實際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還有一部分學術型研究生最終會從事實踐工,實踐能力的欠缺將直接影響其工和能力的提升。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主要針對于目前我國會計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
會計學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一直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目標,實踐教學因為沒有被充分重視而在研究生教學體系中顯得極為薄弱甚至是缺失,很難滿足社會對具有創新精神、動手能力強的現代高級會計研究人才或管理人才的需求。具體表現如下:
1、培養目標單一,人才培養適應性不強
會計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教學目標遠遠落后于社會實際需求,對學生的培養仍以專業理論知識為導向,沒有將理論教育、學術培養與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教育相融合,結果造成理論知識與會計實踐嚴重脫節。
2、培養意識上“重理論、輕實踐”
以會計理論知識為導向的教學體系導致在教學意識上,對會計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實踐教學的重視不夠,過于強調理論知識學習,而忽視了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3、缺乏實踐教學平臺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研究生的實踐教學平臺,在會計學研究生數量眾多、現有實踐教學基地容量有限的情況下,無法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只能由學生自己聯系單位,這樣無法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和實現實踐教學的目標。
4、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從事會計學研究生教學的教師絕大部分是從學校畢業后即開始從事會計教學工作,缺乏從事會計工作特別是會計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即使在進行實踐教學和論文指導時,也只能局限于書本所講授知識,無法從會計實際工作角度組織實踐教學工作和進行論文選題,難以形成提高會計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模式。
5、實踐教學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會計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實踐教學昔理制度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導致實踐教學的開展沒有依據和保障。實踐內容、時間等由指導教師或學生自行安排,缺乏反饋和考核機制,導致很多高校研究生的實踐活動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甚至弄虛作假,完全失去了實踐教學的意義。
鑒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會計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存在的問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會計學專業的發展,所以就目前而言,對于會計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教育教學改革是必須要進行的。
上一篇: 會計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實踐教學的改進路徑
下一篇:分享會計學專業職業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