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學科的發展,大致都要經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表面到深入、從單一到多元的發展過程。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學科的發展,則是通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多個學科整合在一起,融合的過程,學科發展存在多源頭特征?,F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報考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在職研究生。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是門交叉學科。它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基本研究對象人口、資源與環境三者相互聯系又保持相對獨立。在本學科在職研究生的定位中,人口資源、環境三者需要進行科學的整合,也要堅持本學科的經濟學屬性。根據學科設置,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屬于理論經濟學范疇,主要是研究可持續發展機理的,為正確評估資源的價值提供政策的理論指導。但鑒于本學科的較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也有應用經濟學的特點。
學習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在職研究生的同學都知道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被認為是當代社會最嚴重的三大問題,我國作為一個經濟迅速崛起的發展中大國,它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尤為復雜和突出。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我國最先關注的是人口問題。早在20世紀50年代時,我國老一輩領導人如毛澤東、鄧小平等就意識到了人口問題的嚴重性,提出過控制人口增長和鼓勵節制生育的主張。70年代后,我國正式啟動控制人口增長的計劃生育工作,為了適應于計劃生育實踐的需要,人口學研究開始恢復并得到較快的發展。
在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學科體系建設的探索中,存在將其研究對象和內涵限定為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傾向,也有將本學科過分擴張化的現象,如將其延伸到相關的自然科學部分。在研究方法的運用方面,存在過分強調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特殊性的一面,輕視了其作為經濟學一個分支學科的共同性方面,導致出現偏離經濟學學科屬性的問題,因此在經濟學應有的研究規范和體系結構方面存在不足。
400-188-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