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考研網】為了解我校大氣科學、資源與環境學科的現狀及發展情況,商討今后的學科建設舉措,2021年5月20日,研究生院在東區老圖書館323會議室召開大氣科學、資源與環境學科建設研討會。研究生院副院長兼校學位辦主任姚華建主持會議;研招辦主任朱玉春、校學位辦副主任李興權、學科建設辦主任秦進、培養辦副主任李金龍等出席會議;地空學院倪懷偉副院長、王雨教授、吳小平教授、趙純教授、環境系呂興霖老師、火災實驗室謝陽老師等相關院系代表參加了會議。
姚華建副院長在開場發言中,結合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情況,分析了我校大氣科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的發展態勢,并探討了未來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存在的關注點,提出可將資源與環境領域工程類專業學位打造成本行業高層次人才深造的基地和平臺。
地空學院王雨老師代表大氣科學學科簡要分析了我校在上一輪學科評估中的比較差距,通報了該學科近期的發展進步情況。與會人員建議,大氣科學學科應充分把握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契機,加快與科教融合單位的密切合作,通過研究生培養,組建大氣科學的學科核心成員組,充分利用平臺優勢吸引更多人才積極加入。
地空學院吳小平老師對資源與環境領域專業學位發展情況,和培養方案修訂情況作了介紹。該領域在培養方案修訂中完成如下方面工作:對資源與環境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數學類)及必修環節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作了統一;其他專業基礎課、選修課設置及學分要求針對學位方向做出相應調整,以適應各方向培養要求以及不同時期入學研究生的修課需要;增加了工程博士開放實驗課及前沿課程等。
參會代表還就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學科調整優化、研究生招生等方面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姚華建副院長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我校大氣學科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同時注重與我校其他院系和融合研究所從事大氣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的深入合作,共建大氣學科,提升大氣學科的水平。此外,我校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不能零散化,不能照搬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要加快規范化、集團軍化辦學,形成規模效應,培養工程技術領域高端人才,有效服務社會需要,以更好提升我校在該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
上一篇: 沒有更多了
下一篇: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