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基本要求及適用范圍概述
基本要求: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唯物辯證地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歷史必然性;結合十九大以來黨中央的重要會議和重要精神以及時代熱點、疑點,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去認識新時代、解決新問題。
適用范圍:本考試大綱適用于普通高校畢業生參加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四個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二、題型結構
(一) 簡答題
(二) 論述題等
三、考試內容導論
1.基本內容: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特征;它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
2.基本要求:
識記:馬克思主義(狹義、廣義)、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和時代性、科學性
理解:不同角度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思想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理論聯系實際;對待馬克思主義既要堅持又要發展。
第一章物質世界的發展
1.基本內容:
世界的客觀實在性,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世界發展的基本規律。
2.基本要求:
識記:物質第一性,物質運動觀,矛盾規律
應用: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對我們的根本要求及重要意義;普遍聯系觀點的實際指導意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重要意義;質量互變規律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指導意義;辯證的否定觀對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意義。
第二章人與物質世界的關系
1.基本內容:人的勞動與物質世界;社會分工與人的活動;生產力與物質世界的發展
2.基本要求: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物質生產力發展的內在矛盾及其歷史演變。第三章人與社會的關系
1.基本內容:社會有機體及其發展;社會結構及其基本構成;生產關系與社會的發展
2.基本要求:
識記:社會有機體,意識形態,文化結構。
理解:社會經濟結構中多種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文化軟實力,幾種文明的辯證關系,現代化、文化現代化、傳統文化與社會現代化的關系,社會的文化結構的相對獨立性及其功能。
第四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1.基本內容: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特征;實踐和認識的相互關系;人類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與價值的關系;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2.基本要求:
識記:主體、客體、先驗論、經驗論、唯理論、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價值評價、價值觀。
應用: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的原理的實際意義;科學理論對實踐的重要指導作用原理的現實意義;認識發展的總過程(規律)原理的重要意義;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辯證關系原理的重要意義;從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的角度,說明怎樣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功的實踐一定是兩個原則的統一。
第五章人類社會的發展
1.基本內容:社會形態及其發展,社會發展規律,社會發展動力
2.基本要求:
識記: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技術,社會革命,改革,技術決定論,社會形態的類型與發展,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理解及應用: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當代第一生產力?如何理解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改革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認識當前我國的改革?歷史的參與者和歷史的創造者的區別。為什么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受到哪些條件的制約?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什么?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的表現。
第六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及其實質
1.基本內容:商品經濟的矛盾,剩余價值的生產,剩余價值分配
2.基本要求:
識記: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剩余價值理論;
理解及應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及在當代的發展;如何從剩余價值的生產與分配來理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剩余價值理論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意義。
第七章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
1.基本內容: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
2.基本要求:
識記:經濟規律及其類型,資本積累,產業資本,資本循環與資本周轉,社會總產品
理解及應用:從資本主義積累過程來認識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趨勢;具體分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及其本質的實證分析。
第八章資本主義在當代的新變化
1.基本內容: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的國際擴張,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的變化,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2.基本要求:
識記: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特點和實質;資本輸出與壟斷資本的國際擴張;當代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的新變化及其實質,如何向社會主義過渡。
理解: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作用和特點;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動因及后果;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表現、原因;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第九章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及其實質
1.基本內容: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社會主義本質及其體現,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2.基本要求:理解及應用:為什么說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現階段的分配制度的利弊,判斷經濟制度的標準是什么?第十章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1.基本內容:社會主義發展的特性,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保證,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2.基本要求:
理解及應用:無產階級政黨的作用,如何加強黨和改善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與體制的關系。如何理解社會主義的曲折性?
第十一章經濟全球化與當代世界
1.基本內容:經濟全球化及其本質,經濟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與社會主義
2.基本要求:
理解及應用:經濟全球化的形成與發展趨勢,它帶來的挑
戰與機遇有哪些?如何應對?
第十二章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
1.基本內容: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是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2.基本要求:
識記:共產主義、人的自由而全面地發展;“兩個必然”、
“兩個決不會”。
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含義;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實行共產主義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關系;實現共產主義不能超越社會主義發展階段。
應用:分析共產主義按需分配實現的可能性;共產主義社會是社會關系高度和諧的社會;共產主義的實現是客觀必然與主觀追求的統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四、參考書目
張雷聲主編(新編 21 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系列教材,總主編張耀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8 年 2 月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025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