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省發改委和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新時代山東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施方案》,確定實施“六大工程”,到2025年,全省在校研究生規模達到20萬人,初步建成布局優化、質量過硬、支撐能力強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到2035年,基本建成研究生教育強省。
新增授權點以專業學位為主
從具體實施內容來看,將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強基固本工程,按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齊建強專職研究生輔導員隊伍,依托導師、科研團隊配備兼職輔導員。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納入高校年度績效考核和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作為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雙高”建設)、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重要內容。
實施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優先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等“十強”產業領域,建設一批學位授權點,培育一批新興交叉學位授權領域。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專業學位為主,在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占比不低于60%。擴大學位授權規模,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新增3所博士學位授予單位、3所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50個左右博士學位授權點。創新急需緊缺領域博士招生選拔機制,招生計劃向重大科研平臺、重大科技任務、重大工程項目、關鍵學科領域、科教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和“雙高”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單位傾斜。
實施開放融合協同育人工程。推動行業企業全方位參與人才培養,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核心工藝和共性問題開展實踐研究,建立產業(行業)導師制度,探索定制化人才培養,分類建立產教融合育人聯盟,建設省級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擴大研究生教育對外開放,鼓勵與國際高水平大學開展聯合培養、合作科研、實驗室共建、學位互授聯授。探索“專業教育+國際教育”模式。
擴大學位論文抽檢比例
實施研究生素養能力提升工程。建立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等多方參與的課程建設機制,打造一批優質課程(案例庫)。加強體育美育和勞動實踐教育,探索將相關課程納入培養方案。分類制定與本單位辦學定位及特色相一致的學位授予質量標準,探索將專業實踐、產品研發、創意創作、職業技能等作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業評價的重要內容。
實施導師隊伍領航能力提升工程。落實導師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指導經驗、育人能力和培養條件等作為選聘核心內容。支持導師海外訪學研修,參與雙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協同攻關,到行業企業實踐。將學生、同行、管理人員評價,培養和學位授予環節職責落實情況等納入導師評價體系,評價結果作為招生指標分配、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獎評優等的重要依據。實行師德失范、學術不端等負面清單制度,不能勝任的要及時退出導師崗位。
實施質量監控體系優化工程。把學術道德、學術倫理和學術規范作為必修內容納入培養環節,健全預防和處置學術不端機制。推動培養單位探索建立學位論文評閱意見公開制度,擴大學位論文抽檢比例。建立研究生教育綜合評價制度,評價結果作為經費撥付、招生指標分配以及其他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對培養質量低,管理環節問題多,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問題突出,連續或多次出現“存在問題學位論文”的,視情況給予通報、約談、核減招生計劃直至撤銷學位授權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