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推動我校學位與研究教育工作發展,我校于3月3日由副校長謝應忠主持召開“十四五”學位與研究教育工作專題座談會,自治區教育廳高教處、研究生院與各培養單位負責人參加座談。
謝應忠指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是學校核心工作之一,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建設水平是提高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學校自上而下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推進新時代教育綜合評價改革,對研究生培養模式、培養過程進行深入思考、積極謀劃。
研究生院院長朱學軍匯報了我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現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指出隨著我校研究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位點布局需要進一步均衡優化,導師隊伍建設水平亟待提升,研究生分類培養模式需要改革創新,各學位點要緊密配合,齊心協力推進學位與研究生工作取得更大成績。在交流座談中,民族學、水利工程、生物學等學位點負責人踴躍發言,為學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積極獻言獻策,一致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持續推動我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健康穩步發展:
重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內涵”發展。我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十四五”期間,研究生教育要注重“內涵”的提升,要加快補齊教學條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等方面的短板,由外延式發展轉向優化調整結構,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內涵式發展
加強研究生思政教育體系構建。建立四位一體的研究生思政教育體系。改變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傳統認知,建立四位一體即學校、學院、導師、研究生的一體的思政教育體系。尤其要加強研究生導師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生導師既要給學生樹立學術信仰,也要引領學生的政治信仰,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不斷思考“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么培養人”。
堅持立德樹人,強化導師隊伍建設。應定期對研究生導師進行多種形式的崗位培訓與能力提升,將自評、同行評價、學生評價與管理人員評價結合起來,切實提升導師隊伍的學術能力與指導能力。研究生導師不僅是學術導師,更是人生導師,要健全研究生導師的評價激勵機制,既要有嚴格的選聘機制,也要有規范的退出機制。
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找準人才培養特色。要理順一級學位點與二級學位點的權責關系,加強一級學科導師隊伍建設。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支持鼓勵研究生主辦組織學術活動,創辦讀書會、學術沙龍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抓住培養的核心要求,要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區別培養重點,突出培養的實踐環節,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從業能力。
提高研究生課程質量,完善教學評價機制。目前研究生教育科研為重的價值取向,對研究生課程重視不夠。一方面要改善研究生課程教學的硬件,一方面要提高研究生課程的教學質量,圍繞研究生教學設計合理的評價體系與評價機制。
規范研究生培養環節,提高過程管理績效。對研究生招生、教學、培養、學位授予的過程管理進一步規范化,對研究生開題、中期考核、聯合培養、延期畢業、論文送審等環節嚴格管理。
座談會最后,謝應忠對各學位點負責人的發言表示肯定,并對下一步推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