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科設置于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為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教育特色專業,在國內有較高的知名度。本科專業“建筑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自1996年起已連續5次順利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學士、碩士)教育評估,2019年5月再次通過建筑學專業(學士、碩士)教育評估,獲得6年最高有效期;建筑學專業2014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017年獲批北京市一流專業。本學科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建筑學專業評估結果為B-,名列全國參評建筑學學科的前20%。2012年“建筑遺產保護理論與技術”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4年獲批設立“建筑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6年5月,作為主干學科,支撐學校獲批“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2017年建筑學獲批與清華大學共建,并獲得北京市高精尖學科,2018年建筑學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本學科學術隊伍由一批知名教授、學者組成,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具有“歷史城市與建筑保護及更新設計團隊”和“北京小城鎮規劃設計與實施保障機制研究”2個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2009年成為北京高等學校校外人才培養基地主持單位。“傳統村落保護與民居建筑功能提升關鍵技術研究”1個北京市教師隊伍建設高水平創新團隊,高精尖團隊19個本學科聘請了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科研設計單位的全國工程設計大師、總建筑師、主任建筑師以及在京著名建筑事務所的主持建筑師擔任兼職導師。
本學科擁有大量國內外專業圖書、期刊和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及先進的研究設備。本學科與德國、
俄羅斯、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的建筑類院校相關學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進行教師和研究生的設計交流、定期舉辦學術講座,更快地使學生掌握國內外建筑發展動態。
本學科起點高,影響大,在教學中注重實用、提倡創新;學科架構齊全,基礎寬厚,目前已形成以建筑學為主體的土木、環境、測繪、管理等工程學科集群,形成學科交叉、專業融合、可持續發展的有利條件。近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40余項,省部級科研120余項,完成多項全國各地及北京市重要建筑工程設計,獲得國家傳統建筑文化保護示范工程、華夏建筑科技獎、全國優秀勘察設計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創新設計獎等專業獎項50余項,出版了大量研究專著和論文,學科建設成績斐然,綜合實力處于北京高校同類學科的前列。本學科(類別)共設置4個招生方向:(1)建筑遺產保護;(2)公共建筑設計;(3)建筑技術科學;
(4)城市設計通過學習,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能夠系統地掌握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扎實的中外文文獻基礎;了解學科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動態;具有從事建筑學理論研究的功底;具
有從事實際工程的規劃設計能力、數字化設計能力、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400-188-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