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浙江工業大學MBA校友會邀請紅十字會共同舉辦急救培訓,25余位的MBA校友參加了此次培訓并通過考試認證成為救護員。
經過為線上的“急救培訓”以及線下的實操課程,校友們結合理論與實踐,系統培訓了心肺復蘇和氣道異物梗阻的急救技能,普及使用AED,把握黃金4分鐘緊急施救,練習各種創傷救護及骨折包扎等多種急救措施的最新步驟和要領。通過培訓基本掌握了急救的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技巧,能夠應對日常的緊急施救。
據悉,我國每年有近54萬人發生猝死,超過80%猝死在醫院外,搶救成功率不到1%,急救界有句經典叫“救命要靠CPR,求生還需AED”。對比歐美國家急救培訓普及率80%~90%,中國2016年的急救普及率只有不到1%。到目前,浙江地區相對的走在前面,但也只有10%左右,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需要更多地進行普及和教育。
我校MBA項目非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每年都會開展相關的急救培訓,急救知識的普及和培訓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經過培訓后,學員們也都取得了急救員的上崗證書,可以參與社會的救助事業。未來,MBA項目還將通過校友服務中心平臺給校友們帶來更多更有價值的培訓和活動。
名詞解釋:AED
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便攜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訓既能熟練使用,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的急救設備,從某種意義上講,AED又不僅是種急救設備,更是一種急救新觀念,一種由現場目擊者最早進行有效急救的觀念。它別于傳統除顫器可以經內置電腦分析和確定發病者是否需要予以電除顫。除顫過程中,AED的語音提示和屏幕顯示使操作更為簡便易行。自動體外除顫器對多數人來說,只需幾小時的培訓便能操作。美國心臟病協會(AHA)認為,學用AED比學心肺復蘇(CPR)更為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