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黨史教育活動暨2021年研究生學生干部論壇在博遠樓會議室舉辦。此次論壇由研究生時代宣講團進行黨史精神主題宣講,并圍繞“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的內涵與實踐、“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的理解與實踐、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和我校的駱駝精神、推進學術道德規范與學風建設等八個主題,以四個分論壇的形式展開。來自14個學院的100余名研究生學生干部參加活動并交流,分論壇由校研會主席團張瀟、張碩、田甜、劉宏健、薛翔文主持。
第一分論壇就“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的內涵與實踐以及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狀況與建議兩個主題展開。首先,研究生時代宣講團團員李丹鳳為大家進行“弘揚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時代趕考路”主題宣講。她指出,作為新時代的學生干部,要傳承好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常懷“趕考”之心,常思兩個“務必”,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法學院程思凡指出,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要勇于擔當,樂于擔當,善于擔當,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展現研究生的風采。城市學院黃婉怡建議研究生黨支部創新學習活動方式,建立長效學習機制。財政稅務學院魏卓凡提到,研究生黨支部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積極組織學習四史;運用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和推廣黨員標兵事跡和優秀支部經驗。
第二分論壇的研討主題為“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的理解與實踐以及班級/宿舍建設。首先,研究生時代宣講團團員鄭玉婷從我國八年精準脫貧路、五年脫貧攻堅戰,到今年成功打贏脫貧攻堅戰講起,中國的脫貧攻堅偉大事業,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她通過一系列數據的類比,展現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同時分析扶貧成就背后所蘊藏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管理工程學院肖春貝以鐘南山院士不顧生命安危前往武漢進行總指揮工作、醫護人員及志愿者積極投入防疫工作、身邊老師捐贈物資等事例,鼓勵學生干部們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會計學院王淑祎認為,作為學生干部,要提醒同學們少聚集,注意線下活動的安全性,積極宣傳和挖掘身邊感人的抗疫事跡。工商管理學院的李明雪指出,可以通過增加班級歸屬感、培養一支優秀的班干部團隊以及踴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助力班級和宿舍建設,同時同學間應多包容,懂得換位思考,共同進步。
第三分論壇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和我校的駱駝精神以及加強安全意識,增強自我防范能力兩個主題展開。首先,研究生時代宣講團團員王安佳從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歷史時期出發,回顧黨在四個時期內發生的重要事件。她表示,黨史是執政興國的根基與血脈,我們要牢記黨史,激發新時代青年黨員、青年學子的奮斗動力。
金融學院黎凌逸認為,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將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和我校的駱駝精神結合起來,并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在實踐中筑牢愛國精神,二是要在學習中厚植家國情懷,三是要在看齊中堅定報國之志。勞動經濟學院姜旗飛提到,我們是新時代的接班人,是時代火炬的傳承者,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者,我們要肩負起時代和祖國給予的信任和厚望。經濟學院王培文表示,我們要加強安全意識,增強防范能力,同時也要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第四分論壇就推進學術道德規范與學風建設以及研究生的成長與需求兩個主題展開。研究生時代宣講團團員李明就“五四精神,傳承有我”進行主題宣講。她指出,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五四火炬傳到了我們手中,作為青年學子的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擔當起青年一代應盡的責任。
統計學院趙佳樂指出,良好的學術道德對樹立優良學風和培養拔尖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遵守學術規范,嚴守學術道德”的良好氛圍,才能提升研究生的整體素質和質量。文化與傳播學院王茜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講,要耐心誠懇地對待文學批評,吸取各方的經驗和意見,不要固步自封。外國語學院李思如表示,可以開展有益且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在自由討論環節,各分論壇的學生干部結合學院實際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討論。
本次座談會由研究生工作部主辦,旨在深化“永遠跟黨走”的教育主題,提升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為研究生學生干部交流經驗、匯聚力量、增進共識提供平臺,進一步推進我校研究生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下一階段,將更加深入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激發研究生學生干部隊伍活力,為新時代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有益的探索和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