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高素質、高層次的公共衛生應用型專門人才。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遵守國家憲法法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公共衛生事業。
2、具有所學專業較寬廣的基礎理論和較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現代公共衛生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
3、掌握公共衛生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能獨立從事公共衛生的現場工作;能結合公共衛生實際發現問題,并運用所學的理論與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結合公共衛生實踐完成具有參考價值的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
4、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聽、說和寫作能力。
二、招生對象
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從事公共衛生專業的在職人員以及有志于從
事公共衛生事業的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報考者須符合國家有關專業學位招生規定,通過MPH全國聯考。
三、學習方式及年限
主要采用在職學習方式進行培養,學習年限一般為2~4年,其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少于1年。
四、培養內容與要求
公共衛生碩士的培養采用理論學習、社會實踐和現場專題研究三結合的培養模式,實行學分制,必修課、選修課、社會實踐等總學分不少于40學分。必修課程應涵蓋自然辯證法概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外國語,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衛生經濟學、衛生事業管理等,總學分不少于20學分。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和不同研究方向開設選修課程,并組織進行公共衛生社會實踐教學,具體課程由培養單位自行設定,總學分不少于20學分。在教學中應加強案例教學,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堅持公共衛生社會實踐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原則。攻讀學位者在校期間至少安排一個月時間去有關的公共衛生機構進行現場實踐,以了解我國公共衛生機構、體制、工作范疇、任務職責、管理形式、衛生服務需求等現狀。同時,還應結合實踐,就亟待解決的公共衛生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討,并撰寫一份現場實踐報告。
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可根據各校實際情況,實行學校導師與現場導師共同指導的方式。學校導師應具備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碩士導師資格。現場導師由從事公共衛生實際工作,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際經驗的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者擔任。 五、論文工作
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的論文工作,應結合公共衛生的實際需要進行選題,突出專題研究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攻讀學位者應在導師及導師小組的指導幫助下,深入現場,對某些亟待解決的社區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或衛生管理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制訂、設計解決方案,收集資料,在現場實踐的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策,撰寫出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其基本要求:
1、選題應緊密結合公共衛生的實際;
2、專業學位論文的形式可以是一篇質量較高的現場調查報告,也可以是針對某一公共衛生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衛生政策分析報告,或其它解決公共衛生實際問題的研究論文;
3、論文結果應對公共衛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實際參考價值。
六、學位授予
攻讀學位者按照培養計劃的要求,修滿規定學分,完成公共衛生現場實踐,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者授予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
上一篇: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