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學為主,覆蓋工、文、理、藝、經、管、法、教、醫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創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輕工業學院和原湖北農業機械??茖W校合并組建成湖北工學院,2004年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學校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被省委省政府定位為“在湖北省高教體系中起龍頭示范作用的、水平較高的骨干大學”;擁有豐富的辦學層次,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和博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狈Q號;2014年,學校整體進入一本高校行列;2012年、2016年連續兩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高校;2016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2018年入選教育部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學校占地面積15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擁有完善的教學、科研、文體和后勤服務設施,以及門類齊全的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學生公寓均配有空調和開水、熱水供應設施。學校圖書館建筑面積4.58萬平方米,是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級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86萬余冊,電子圖書163萬余冊,電子期刊145萬余冊。學校建有安全通暢的校園網絡、智慧快捷的校務平臺。
學校現設有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生物工程與食品學院、土木建筑與環境學院、計算機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理學院、體育學院、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國際學院、底特律綠色工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17個教學學院,有湖北省機電研究設計院股份公司、湖北省農機工程研究設計院和湖北省農機鑒定站等省級科研院所,辦有1個獨立學院。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2萬余人,其中在讀研究生共7100余人。
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積淀了“厚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形成了“學生為本,教師至上,自由發展,國際視野”的治學思想,凝練了“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技興校、開放活校、依法治?!钡霓k學理念,健全了“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現代大學治理結構,人才培養質量和國際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
一、學科專業
近年來,學校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綠色工業發展和傳統工業綠色化的戰略需求,大力實施以綠色工業為主導的“135+”學科發展戰略?,F有1個湖北省“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湖北省優勢學科、5個湖北省特色學科、4個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2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37個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工程學、農業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前1%。
二、人才隊伍
學?,F有專任教師13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700余人,專職博士、碩士生導師11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到58%以上?,F有國家級人才26人、省級專家人才179人。學校還先后從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業單位聘請了包括9名國內院士和8名國外院士在內的兼職教授390人,形成了以國家級人才為領軍、省部級人才為中堅、中青年博士教師為骨干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三、科研平臺
學校建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研究生創新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5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16個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湖北省國際合作基地、2個湖北省工程實驗室、6個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平臺、28個省級校企研發中心等各類科研平臺。
四、科技成果
2012年以來,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0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00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450多部;發表SCI論文1100余篇、EI論文1700多篇;獲授權專利200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44項,其中國家獎1項、省級一等獎26項。學校緊緊圍繞區域產業發展重大需求開展科研,與400多家大中型企業有長期合作,科技服務湖北位居省屬高校前列,科技成果轉化成效受到央視《新聞聯播》等重要媒體的關注和專題報道。
五、合作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確立國際化發展戰略,大力實施“教師國際能力提升工程”及“學生國際視野拓展工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蓬勃發展,教育國際化水平居全省高校前列,是湖北省擴大開放先進單位。學校先后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等30多個國家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的130余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學校舉辦的“底特律綠色工業學院”(中美4+0雙學位模式)是全國唯一專注于培養國際化綠色工業人才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學校另舉辦有10余個本、碩、博不同層次的中外聯合辦學項目,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在校學生1300余人。學校通過了全國高等學校來華留學質量認證,在校國際學生900余名,現有常任外籍專家、教師50余名。學校獲教育部、國家外專局批準的“細胞調控與分子藥物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為湖北省首個獲批國家級“111”基地的省屬高校。學校同時獲批有湖北省“微電子與集成電路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及“生態環境巖土與河湖生態修復學科引智創新示范基地”。學校土木建筑與環境學院獲批全省首個省級國際化發展示范學院,成立有“中英聯合超快激光加工研究中心”“中法巖土力學與混凝土材料聯合研究中心”“中德生物醫藥中心”等20余個國際科研合作平臺。國家科技部授權學校舉辦有“TEFL in China”外籍教師執業資格培訓項目武漢中心。學校還成功申報湖北省地方高校首個“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也是具有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等公派出國留學項目合作資格的高校,師生年均出國交流研修人數居省屬高校前列。
六、培養質量
近五年,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成績優異、實現歷史性突破。其中,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省部級獎2100余項,在“挑戰杯”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數學建模、結構設計競賽等國家級重大競賽中均獲有最高獎項。學校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結果中位列全國第73名。體育賽事獲得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全國十六強、全國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超級組男子單打冠軍和女子單打冠軍。多年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建有大學生創業園、創意集市、省級眾創空間,并入選首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先后涌現出“全國創業英雄十強人物”“全國創業英雄百強人物”等成功創業典型。
當前,學校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始終堅持黨委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足湖北、服務工業”的辦學定位,堅持“以本為本”和以師生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推進“四個回歸”,深度對接湖北高質量發展戰略布局,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努力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文化創新和社會服務上形成特色,奮力建成綠色工業學科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工業大學。
下一篇: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