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課程體系可以分為五個模塊:基礎知識模塊、工程技術模塊、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模塊、經濟管理模塊、實踐教學模塊,如下介紹。
1、基礎知識模塊
對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人才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強調寬口徑、厚基礎。拓寬專業口徑,加強數理基礎、人文社科基礎、工程技術基礎和專業基礎。應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和外語應用能力,了解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與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所開課程主要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數學課程、英語、大學物理、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程序語言設計、信息技術應用基礎等。
2、工程技術模塊
應用型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人才應掌握工程和制造過程的原理和技術,具備扎實的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造工程、管理工程和系統工程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工程制圖、工程CAD、工程力學、微機原理及應用、電工電子學、金屬工藝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機械設計基礎、機電控制基礎、應用統計學等課程。
3、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模塊
課程體系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具有將人力、物料、財務、設備及信息進行整體性與最優化的設計、改善、再造與整合的能力,以充分發揮系統效率,實現有效利用資源,提高制造業及服務業的生產力’21。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模塊的目的主要為學生掌握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技術與技能服務。主要包括基礎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人因工程學、生產計劃與控制、先進制造系統、質量管理與可靠性工程、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系統工程與優化設計、應用運籌學等課程。
4、經濟管理模塊
應用型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人才培養不僅強調工程基礎,還要注重管理知識,強調工程與管理并重。要強調其與傳統工程人才的區別。傳統的工程技術專業側重于專門的工程技術能力培養,忽略了系統觀點和管理能力的培養,導致缺乏系統分析能力,影響人際交往和協同工作能力的發揮。該模塊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企業在生產和運作過程中的組織、決策、計劃和控制的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包括工業企業成本學、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管理與評價、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工業技術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安全管理等課程。
5、實踐教學模塊
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根本是實踐教學,只有將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學生對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改進能力才能真正得到發展。目前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的實踐教學模塊除了各門課程的實驗課內容以外,還包括課程設計、專業綜合設計、畢業設計、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我校一個特色是在實踐教學模塊中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平臺,鼓勵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計劃,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以上就是工業工程在職研究生課程體系分為5個模塊得介紹,請大家認真閱讀,能夠更加詳細的對該專業了解,確定是否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