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qwugg"><acronym id="qwugg"></acronym></rt>
  • <dl id="qwugg"></dl>
  • <button id="qwugg"><input id="qwugg"></input></button>
  • 2025年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金融碩士(MF)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招生方式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個階段進行,初試由國家統一組織,復試由招生單位自行組織。招生方式分為推薦免試和普通招考(即初試方式為全國統一考試或單獨考試)。

     

    二、招生專業與招生計劃

      2025年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金融碩士(MF)非全日制研究生計劃招生15人,研究方向:

      01 資本金融

      02 金融監管

      03 財富管理

      04 數字金融

      招生計劃僅供考生報考時參考,實際招生計劃以教育部正式下達為準,復試錄取階段,將根據社會需求和學校發展需要、生源情況等對專業招生計劃數進行適當調整。

     

    三、學習方式與就業方式

      (一)學習方式

      碩士研究生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采取不同方式,堅持同一標準。原則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學校不負責支付非全日制研究生各類工資、補貼、醫療費等費用,醫療保險由研究生自行解決。

      (二)就業方式

      碩士研究生就業方式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定向就業研究生應在被錄取前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協議)。學習期間人事檔案和戶口均不轉入我校,畢業后根據相關規定按定向協議就業并登記去向信息;非定向就業研究生應在入學前應將人事檔案調入我校,自行決定是否將戶口遷入我校,畢業后與用人單位經雙向選擇就業。

      (三)注意事項

      報考我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就業方式僅限定向就業;報考我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就業方式可選擇定向就業或非定向就業,考生報名時任選。網上報名時,考生務必慎重、

      準確選擇學習方式和就業方式,報名結束后不得更改。

      (四)在職人員報考提示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均可招收在職人員。在職人員可根據自身情況、學校培養方式選擇報考相應類型研究生,計劃畢業后按定向協議就業(含回原單位繼續工作)的,可選擇報考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研究生,或全日制定向就業研究生;計劃畢業后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就業的,可報考全日制非定向就業研究生。

     

    四、報考條件

      (一)基本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在2025 年入學報到之日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 2 年(畢業后到 2025 年入學報到之日前,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名前須取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報考的書面證明。

      (二)報考部分專項計劃或享受照顧政策的特別要求

      1.報考“單獨考試”的考生:

      (1)符合報考條件(一)中第 1、2、3 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連續工作4年以上(含4年),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回原單位定向就業的在職人員;或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工作2 年以上(含 2 年),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回原單位定向就業的在職人員。

      2.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

      須符合報考條件(一)、(二)中的各項要求。考生應為工作單位和戶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業單位為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條件詳見招生年度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

      3.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程須符合報考條件(一)、(二)中的各項要求。享受初試加分政策條件詳見招生年度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

     

    五、報考程序

      考生須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仔細閱讀教育部、考生所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我校的相關通知公告,按要求報名。考生應如實填寫本人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由于不按公告要求報名、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誤填報考信息、或故意填報虛假信息等原因,導致不能網上確認、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普通招考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考生均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逾期不再補辦。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報名參加當年普通招考,否則將取消其推免生錄取資格。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一)網上報名

      1.報名時間:2024 年 10 月 15 日至 10 月 28 日,每天 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 2024 年 10 月 9 日至 10 月 12 日,每天 9:00-22:00。

      2.報名網站: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以下簡稱“研招網”),網址:yz.chsi.com.cn。

      3.考點選擇: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中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也可選擇教學點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單獨考試考生應選擇招生單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考生須按報考點要求辦理網上確認手續及參加考試。

      4.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后,應通過定期查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招生單位官方網站等方式,主動了解網上確認、考試安排及注意事項等,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5.其他符合免初試資格(如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退役人員等)的考生,應在國家規定的全國統考報名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含初試、轉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報名。

      6.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并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及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在備注中注明“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未按規定申報的,不享受相應照顧政策。

      7.申請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未按規定申報的,不享受相應加分政策。

      8.殘疾考生如需組考單位在考試期間提供合理考試便利服務,應于報名階段與報考點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招生單位溝通申請,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9.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10.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以下簡稱“學信網”)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須在我校規定時間內按要求提交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學歷認證報告、學籍在線認證報告等材料,完成學歷(學籍)核驗。考生應及時到“學信網”進行在線驗證或按“學信網”公布的權威認證代理機構和認證申請辦法進行書面認證。獲得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者,須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11.復試前,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須提交《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登記表》,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須提交《入伍批準書》(如為復印件,需加蓋檔案部門公章)和《退出現役證》。

      (二)網上確認

      網上報名成功后,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認真核對并確認網上報名信息,并配合報考點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1.時間及地點:以考生所選報考點通知或公告為準。

      2.考生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有關材料,包括:考生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所選考點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等。

      3.未通過網上學歷(或學籍)校驗的考生,須按報考點要求提供學歷(學籍)認證材料(電子注冊備案表或學歷認證報告、學籍在線認證報告等)。

      (三)注意事項

      在職人員與工作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本人自行處理,若因相關問題導致考生無法被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六、考試(初試、復試、調劑復試)

      我校初試和復試的自命題考試科目均不指定參考書目,只提供命題范圍。

      (一)初試

      1.初試時間:2024 年 12 月 21 日至 22 日。

      2.初試地點:詳見所選考點的通知公告。

      3.初試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4 英語(二)或其他六個科目任選其一③396 經濟類綜合能力④431 金融學綜合

      命題范圍:(1)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由教育部教育考試院或教育部指定相關機構統一編制考試大綱、統一命題。

      (2)我校自主命題的初試科目命題范圍見附錄

      2,不指定參考書目。

      4.準考證:考生在考試前(考前 10 天左右)登錄教育部研招網下載打印。

      (二)復試

      學校依據教育部劃定的全國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和錄取政策,結合本年度各專業(或研究方向)招生計劃、生源情況和考生初試成績,制定并公布我校各專業(或研究方向)及各類專項計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復試分數線)。我校采用差額復試,生源充足專業的復試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 120%。復試將對考生創新能力、專業素養、綜合能力和外國語聽說水平、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情況等綜合素質進行考核。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復試科目及命題范圍見附錄 3。復試具體要求詳見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公布的復試工作辦法等相關通知(復試前另行公布)。

      (三)加試

      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考生(高職高專學歷畢業生、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取得復試資格后,參加復試時須加試(筆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 加試科目在復試前另行通知。

      (四)調劑復試

      接收考生調劑工作通過教育部“全國碩士生招生復試調劑服務系統”進行。我校公布復試分數線及接收調劑政策后,未能參加第一志愿學校(或專業)復試或復試未錄取的考生,如符合調劑要求,可申請調劑復試。

      (五)考風考紀

      考生應誠信參加考試,自覺遵守考試管理各項規定。

      考生應如實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考生應自覺樹立遵章守紀、誠實考試的意識。對在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中違規或作弊的考生,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嚴肅處理。情節特別嚴重的,可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 1 至 3 年的處理。同時,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有關部門將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

      考試作弊構成犯罪者,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2015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等相關規定,依法受到嚴厲懲處。

      我校對初試或復試中作弊的考生還將給予如下處理:

      將考生的有關情況及《考試違紀處理決定書》寄送考生學習或工作單位,并建議存入考生個人人事檔案,作為其今后升學、就業或工作調動的重要參考依據;從下一年度起,連續 3 年禁止報考(含申請調劑)我校各類研究生。

     

    七、錄取

      根據考生所報考第一志愿按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復試成績或專業課面試成績未達到 60 分者,不予錄取;同等學力加試科目的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但單科成績未達到 60 分者,不予錄取;考生考試誠信狀況是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政治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應屆本科畢業生、自學考試、網絡教育考生,錄取當年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我校將在報名、復試、錄取及入學等各階段,加強對考生報考資格或錄取資格的審查工作,對弄虛作假、不符合報考條件者,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其考試、錄取資格或學籍。

     

    八、體檢

      考生體檢工作在考生擬錄取后組織進行。體檢標準根據《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 號)等文件規定,參照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 號)要求執行。體檢不合格者,錄取資格無效。

     

    九、學制與學費

      學制 2 年,9.9 萬元/年。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學習期間,自行安排住宿。

     

    十、畢業與學位授予

      學習期滿,符合我校碩士研究生畢業條件者可獲得畢業證書,符合我校碩士學位授予條件者可獲得學位證書,畢業證書上注明學習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上一篇:2025年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MPA)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下一篇: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MPA)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在職研究生

    常見問題

    更多
    全國在職研究生報名咨詢電話

    400-188-0979

    快捷報名

    更多
    錯誤提示在這
    錯誤提示在這
    錯誤提示在這
    提交信息
    提交成功顯示

    熱門簡章

    更多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电影院|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 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下载|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久久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久久av免费天堂小草播放| 日产久久强奸免费的看| 少妇高潮喷潮久久久影院|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久久9精品久久久| 久久4k岛国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超碰| 久久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伊人久久综合成人网|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